|
从小碗浏阳蒸菜看客家人的勤俭节约意识!时间:2020-11-14 小碗蒸菜来源于湖南浏阳,是小碗菜的鼻祖,也叫小碗浏阳蒸菜。由五百年以前迁徙到浏阳大围山的客家人创立,他们把客家美食技艺与浏阳豆豉和茶油有机结合,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与发展,逐步形成的一种特色菜系。 原来客家人做饭喜欢用木甑,木甑放入铁锅里面,水放到淹没木甑底部,用柴火把水烧开产生的蒸汽把饭蒸熟。但木甑的大小有限,放不了几个菜,聪明的客家主妇采用小瓷碗或者小瓦钵,就能蒸六七个菜把家人一餐的菜品需求给解决了。饭熟了菜也就熟了,既节约了柴火又节约了时间,还不会造成浪费。 客家先民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开始,为了躲避战乱,寻找更理想的生存环境经历了六次大迁徙,现在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有一亿多人口。客家人离亲别祖,千里迁徙,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客家文化。在物质生产和人文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勤俭节约、不安现状、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奋勇拼搏、开图进取、溯本思源、怀国爱乡的客家精神。 勤俭节约是客家精神的重要内容,何爹小碗浏阳蒸菜的祖先就是迁徙到浏阳大围山的一支,从第一次选择的落脚地——柳树埚可以看出,要在这样一个杳无人烟的地方生存下来并且开枝散叶,没有坚定的毅力和勤俭节约意识是不可能完成的。勤俭节约是客家人骨子里面的东西,世世代代都具有的品格。 当客家主妇用小瓷碗放在木甑里面蒸菜时,得到了家里长辈的赞许,因为这正好与长辈们骨髓里的节约思想吻合。既然有了长辈们的肯定,小碗蒸菜就得以迅速发展,并且一直流传下来。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完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作技艺。 一碗小小的浏阳蒸菜,来源于五百年前客家人的勤俭节约。在当今知识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文明时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厉行节约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