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 小碗浏阳蒸菜:厉行节约的践行者!
详细内容

小碗浏阳蒸菜:厉行节约的践行者!

时间:2020-09-08     作者:微蒸菜【原创】   阅读

随着各地“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开展,很多地方都推出了小碗制、小份制、半份制,尤其是一些机关食堂率先把大碗换成了小碗,提倡就餐人员“光盘”行动。其实,在中国有一种餐饮形式从五百年前产生开始就是采用小碗制,一直是“厉行节约”的践行者,它的名字叫“小碗浏阳蒸菜”。

 44BF705E6515849A487A75E957D8F92C.jpg

小碗蒸菜来源于浏阳,由五百年以前迁徙到浏阳大围山的客家人,把客家美食技艺与浏阳的茶油、豆豉等特色调料结合,逐步形成的一种地方特色菜系。起初主要蒸制的是一些干菜、腊制品、坛子菜,随着一代代传承发扬,逐步演变成蔬菜、瓜果、鸡鸭鱼肉也能蒸制,而且味道鲜美,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万物皆可蒸的境界。

 QQ图片20200428162101.jpg

客家先民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开始,为了躲避战乱和寻找更好的生存条件,经历了六次大迁徙,现已遍及全国各地和全球近百个国家。在迁徙过程中,翻山越岭、垦地开荒,历尽艰难险阻,形成了坚韧不拔、勤俭节约的客家精神。当时蒸饭用的是木甑,客家人为了节省做菜时间,把调好味的菜品放在木甑的米饭上面,饭熟了菜也就熟了,为了多摆几个菜,一般用小瓷碗或者小瓦钵。这种小碗蒸菜的形式既节约了时间、柴火,又不会造成浪费,还能品尝更多的品种,这是客家人勤俭节约的典型体现。

 5b146f55f88e44e7b3d4e3324b50dd8b.jpg

客家人厉行节约是出了名的,扫地的扫把一定会扫到只剩杆子,穿的衣服会补了又补,从小就会教育后代一粒粮食都不准浪费,碗碎了也不会丢掉留着刨丝瓜皮。。。。。。虽说省吃俭用,但勤劳的客家人日子过得非常殷实和体面,就算是闹饥荒的年代,他们土屋的楼上也存有干菜干粮,足够一家老小过上一年半载,因为在迁徙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传统,闲时存粮以备不时之需。

 18CBA75078A04A22A378BD36A0858C73.jpg

改革开放后,客家人洗脚上岸外出开设浏阳蒸菜馆,一直坚持做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技术——小碗蒸菜。因为他们内心知道,小碗蒸菜是最能给顾客省钱的,也是最不浪费的,还能选择多样化,老祖宗留下来的如此性价比高的餐饮模式肯定能得到顾客的认可和欢迎!

 71FC8B8880C265A107029130E35C2CDE.jpg

坚持初心,方能始终!果不其然,经过经年累月的发展与沉淀小碗浏阳蒸菜已经遍布全国的各大城市,成为最受顾客欢迎的餐饮!


seo seo